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媒体关注

陕西工人报 : 以“新”提质 构筑“钼都”新风采
|
来源:金钼集团|2024/11/8 8:56:00|作者:徐飞|人气:989

位于秦岭深处的渭南市金堆镇,有着亚洲最大的钼业生产基地。几十年来,金堆城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钼金属产品,被称为“中国钼业之都”。

近日,记者走进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钼集团),切身感受到了这家占中国钼市场份额四分之一、在国内处于行业领先的钼金属产品制造企业在创新创效、绿色发展道路上的亮眼表现。

近年来,金钼集团从技术创新、绿色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将职工技术革新、成长成才和企业创新发展有机融合,推动企业在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持续向前。

提技攻关  激发创新活力

“通过收集关键参数、安装数据采集单元、无线传输模块等措施,实时在线检测关键生产参数,建立矿区尾矿溜槽全段液位实时监测,有效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在金钼集团矿山四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内,创新团队副组长白茜讲解着今年的优秀创新成果。

矿山分公司由金钼集团在金堆矿区的主要单位整合成立,首创“浮选法生产57%钼精矿”等国际领先技术,积极推进金堆矿区采选技术升级改造,全力打造智慧矿山。

“技术决定高度,创新创造,能者为师。”在矿山分公司,这一理念深入人心。

立足工作实践,从矿区生产过程发现的实际问题出发,全体技术人员同台竞技。“公司创建‘工程师+创客室’团队,对不同问题的难度进行分级。设立小改小革、工艺改进、流程优化、科技攻关等一系列问题悬赏机制,为能解决问题的职工给予奖励。鼓励技术人员勇于攻克难关,持续提高创新活力。”矿山分公司矿山二区“工程师+创客室”创客领衔人何川介绍。

用制度铺路,为技术革新提供更大舞台。

“创客室团队成立以来,成员多层次申报项目,从矿区生产系统效益的角度出发,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和实际应用,不断补足短板、调节过剩指标,进一步平衡生产全过程。”何川说。

解决了钼产品夏季铜含量高的瓶颈问题;树立尾矿溜槽源头控制理念,确保尾矿溜槽输送平稳运行;停用选钼过程中对职工身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磷诺克斯,试验确定新型环保铅抑制剂药剂……面对一项项凝聚着职工智慧和心血的技术创新成果,成就感带来的自信和欢喜在何川脸上洋溢。

“今年矿山分公司承办的四个技术科研项目,二区承担了3个。依托技术创新,矿山二区目前保持整个公司最高的设备运转率、矿石回收率和设备台时效率。”

发展  打造绿色名片

站在金堆城采矿场观礼台眺望,矿山与周边的山体融为一体。这座经60余年开采,长2.3公里、宽1.3公里,垂直落差达到340米的矿坑,与远山的植被共同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目前,金堆城矿场年采矿量可达1360万吨,钼矿平均提炼率仅为0.11%。”矿山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钼矿在自然界含量低,开采、选矿等一系列过程对环境影响大,该如何打造绿色矿山,恢复矿区原本的绿水青山?

金钼集团在新技术研发上持续发力。从源头下手,提高开采回收率、选矿回收率以及综合利用率,减少矿产资源浪费,是金钼集团打造绿色矿山的一大法宝。集团上下广泛开展研究,从尾矿、废石中探究选钼、选硫等不同矿产的技艺可行性,在建立多元化的矿产资源可持续供应体系道路上不断前进。

在研发上投入资金,提升效益、减少浪费的同时,矿区治理也不能落下。自2006年起,金钼集团开始对采矿场边坡进行治理。近年来,在“边开采边治理”原则的指引下,矿山环境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投入资金达3亿余元。通过探索实施边坡治理、护坡修筑、挂网喷播、覆土绿化、苗木种植等多种方式,整个矿区生态恢复工程取得显著进展。

“位于露天采场东北侧、占地71.17公顷的北沟排土场已完成全部生态恢复治理工程,北侧的新北沟排土场也已经复垦26.46公顷。”通过这些年的悉心治理,矿区周边的一众排土沟和尾矿库彻底改头换面。边坡全部绿化,顶部还进行复垦,种植庄稼,绿色生态矿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以情育人  续航创新潜力

“职工选择了我们,就要让他们有被重视的感觉,企业有责任帮助他们成长。”谈及人才培养,金钼集团化学分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维佳发出语重心长的感慨。

归属感是职工融入企业最好的催化剂。2021年,孟维佳独具匠心,向当年新一批入职的职工家庭寄出了贺信。一封封简短却又饱含真挚情感的贺信,迅速拉近了公司与新职工和家属间的距离。“收到来信,我深感激动、光荣,希望孩子能为公司发展添砖加瓦。”信件的一来一回,在企业和职工间搭起了桥梁。

以情化人,更要做到以情育人。“新入职人员缺乏经验,老一辈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又需要提高。”面对人才断层的窘境,金钼集团将新人的能力培养作为重点。2024年,共组成122支“师带徒”团队。每一名职场新人,都将在公司精心选拔的有能力、负责任、专业相近的优秀师傅指导下,开启职场生涯。

发扬传统,让公司发展有了保障;融入创新,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将以往“师带徒”的经验进行总结后,该公司针对性提出了《公司“师带徒”人才培养管理办法》,以三级考核的方式,明确对师徒间教学成果的考察方式,为“师带徒”制度的发展框定了更加完善的保障制度,也为新职工快速成长、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找到了一条坚实的发展道路。

在师徒间的传承和前进脚步下,创新发展的浪潮不断积蓄力量,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积攒了蓬勃动能。未来,一批批新时代的“钼都”人将从前辈手中接过接力棒,在推动公司提技创新、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开拓出更广阔的天地。

(原文链接:http://paper.sxworker.com/xpaper/apprelease/2023/88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