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集链成群汇聚发展动能?怎样以科技创新驱动铝产业做强做大?怎样以全面深化改革催生新质生产力?作为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六大产业体系”中铝镁板块的支柱企业,榆林新材料集团自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以来,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立足煤、电、铝、运销一体化循环发展,以优化布局集聚动能,以科技创新力促转型,以现代治理激活效能。
榆林新材料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全景
前9个月,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7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32%。铝锭(铝液)产量46.20万吨,煤炭产量841.40万吨,发电73.96亿度,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76.97%、84.14%、77.86%,获得生产经营“大丰收”。
优化产业布局 提升“煤电铝”运营效能
榆林新材料集团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号召,整合推进集群发展,建成煤、电、铝、运销一体化产业园区。现年产煤炭1000万吨、电解铝60万吨、阳极炭块35万吨,拥有5×330MW配套电力设施及年运输能力达到550万吨的铁路专用线及辅助工程。今年以来,该公司全面实施质量提升专项活动,开展从大宗原材物料等的质量管控到各单位工艺标准执行管理、产品取样检验监测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提升行动。前9个月,原铝可比交流电耗较去年累计降低了100千瓦时每吨;原铝99.85%以上完成率较去年提高了8.2%;阳极炭块二级品率完成100%,较去年提高了1.3%,煤电铝一体化发展效能不断彰显。
该公司以项目建设及技术改造为抓手,积极推动“煤电铝”产业链转型升级。目前,数字化转型升级一期项目、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电解槽智能打壳气缸系统技术、电解槽燃气焙烧装置技术应用试验、阳极中频炉光纤预警系统、铝业天车PLC无线网络通讯等一批数智化项目投入应用,取得较好效果。煤矿智能化建设项目完成方案优化,有序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二期项目、汽轮机通流改造、电解全石墨化阴极技术升级改造,积极推进绿电采购、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不断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按照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十四五”时期“163N”发展战略,结合榆林新材料集团产业链图谱,编制《实施倍增行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暨“十四五”中期规划》,不断谋划布局新兴产业。成立铜川铝基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铝基新材料项目、3万吨高纯铝项目(一期2万吨)完成前期工作,即将开工建设。加快实施年产43万吨铝基新材料项目建设,目前,扁铸锭车间、铸轧车间主厂房工程进度已完成验收,主体设备已具备发货条件,计划4季度完成一期项目建设,投入试生产。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增强集群效能。
培育科创沃土 集聚“绿数智”转型势能
为明确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的方法路径,榆林新材料集团在加强科创制度保障上下足功夫。系统修订印发《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制度汇编》,成立了科技创新工作管理机构,精确划分各层级职责,健全了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并设立科技专家库,不断优化专家库内外部专家组成。结合发展实际科学、严谨地制定了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为科研项目立项、知识产权创造、科学技术申报奖励等提供制度遵循和有力保障。
榆林新材料集团研发中心中试生产线精密加工试验样件
该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逐年提高研发资金投入强度,着力推进面向汽车车身板材的铝镁硅合金、镁冶金低碳高效化、高端铝基合金新材料等产品的研发中试。据了解,2023年投入研发经费2.43亿元,同比增长25%,研发投入强度0.95%,同比提高17%,全年开展科技培训20余次。2024年计划研发投入4亿元,安排科研项目22项,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试生产建设、研究成果孵化全周期运行以及推进公司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足额研发保障。
“公司采用产学研模式,通过‘秦创原平台’‘四主体一联合’等方式组织开展‘国之重器’‘科创四个一批’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2023年4项专利获得授权,3个项目获得陕西省年度创新方法大赛奖励,5个项目获得陕西省企业‘三新三小’创新竞赛奖励”,该公司科技管理部经理王建军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该公司中试基地熔铸车间中试生产线带料试车成功;高性能粉末冶金铝基粉体材料中试生产线顺利制备出毫米级球形铝颗粒;高强高耐蚀铝合金研制中试建设项目进入调试阶段;与某铝合金企业联合研发的铝锡合金空心管状铸件试制成功;与郑州大学共同完成的“铝电解阳极炭渣脱碳脱钠制备氟化铝和磷酸锂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完善现代治理 激活“质效量”倍增动能“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榆林新材料集团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全过程,修订《党委研究决定事项清单》《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等“三个清单”,开展以党员为骨干的“揭榜挂帅”“赛马”活动,不断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互融互促。在实践中探索出“3775党建工作模式”,成功发布“铸魂塑形·融合聚能”党建品牌。按照“一链一联盟”“一链一组织”深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共建。紧密结合生产经营持续深化“两服务、两提升”专项活动,2023年投入消费帮扶、产业帮扶资金459万元,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该公司持续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完成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及相关制度建设,完善外部董事管理制度,加强外部董事履职评价和激励约束,落实经营层报告机制,并持续巩固“三项制度”改革,发展潜能和动能得到充分释放。引战工作全面完成,7家投资机构投资金额11.66亿元。制定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市场选聘方案,促进优胜劣汰,不断推进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
近年来,榆林新材料集团全面推进“四支队伍”建设,加快构建“科学家+工程师”专精尖人才梯队建设,配套完善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师带徒管理办法。该公司取得煤炭、电力、有色行业技术鉴定自主认定资格,2000余名职工取得中级以上职业技能认定。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完成60名内训师选拔、聘任,通过培养各岗位人才的讲解授课能力提升了内部“造血”功能。据了解,2024年将深入建设“工程师+创客室”现场技术团队、“安全员+岗位工”现场安全团队等“四支队伍”不少于81支,旨在全方位、多角度为公司高质量转型升级、为产业链平稳运行赋能提质。
榆林新材料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杨国平为2024年“揭榜挂帅”项目揭榜人授旗
“作为传统冶矿企业,公司拥有产业链条完善、营收能力较强等显著优势,但终端产品附加值低。下一步,将严格遵循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材装并进、高端绿色’的主业定位,聚焦差异化的高端化、建设煤电铝一体化产业链‘第一名’的发展目标,在煤电铝集群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打牢合规基础,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勠力奋进“质效量”倍增,争取在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中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发展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杨国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