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9日,第十四届全国有色金属地质勘查行业发展与改革高层论坛在宝鸡召开。论坛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地质矿产分会主办,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承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任旭东、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徐勇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院长王京彬,西北有色地勘局局长孙峰分别主持会议。
任旭东向与会代表通报了2017年1-4月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行业运行情况。任旭东强调,有色地勘单位要坚持事企分开改革方向,坚持从矿产资源产业向资源和民生地质双主业转型发展,同时要加强实际能力建设。任旭东希望,有色地勘单位要在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中争取更多的份额;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尤其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努力开拓市场,抢抓民生地质业务的市场发展机遇;要不忘初心、凝聚人才、做好矿业地质核心主业;要紧跟“一带一路”战略和国际产能合作步伐,抓住“走出去”新机遇。
作为本届论坛主席,孙峰局长代表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对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专题发言中,孙峰介绍了西北有色地勘局转企改制的历史过程和经验做法。针对有色地勘单位转企改制,孙峰提出,一是转时要稳,要结合实际,有效应对,稳定队伍。二是要把自己事情做好,积极争取政策,努力发展产业。近年来西北有色地勘局通过转企改制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了技术服务、铅锌、黄金、新能源、多种经营、产融结合六大产业板块。
会上,江西有色地勘局局长何观生作2016-2017年度地勘行业发展与改革工作要点报告,中国矿业联合会原常务副会长王家华作互联网时代下的地勘改革新思维专题报告。会议期间,来自全国的各省级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领导结合各局改革发展实际,针对近年来生产经营情况和今后工作思路作了专题发言。与会代表围绕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有色地勘行业改革发展的新方向,各有色地勘单位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成果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2012年以来,我国地质勘查投入呈现连年下滑态势,整个地勘行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有色地勘单位积极应对挑战,经营没有出现明显滑坡。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有色地勘单位完成经济总收入286亿元,同比增长0.2%。实现利润9.2亿元,同比下降2.4%。同时,地质勘查工作继续取得进展,共完成地质项目3107项。2016年全国有色地勘单位新增(333)及以上矿产资源/储量(金属量):铜63万吨;铅锌510万吨;钨42.24万吨;锡1.40万吨;钼71万吨;镍1.80万吨;锑53万吨;铍1.36万吨;钒2.63万吨;铝土矿(矿石量)3878万吨;金212.57吨;银4780.18吨。
2016年,地勘单位改革出现新动向。大部分省份事业单位的分类基本完成,有色地勘系统小部分单位回归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大部分单位主流是要加速企业化。随着地质勘查投入减少,勘查产能将逐渐呈现过剩态势,各地勘单位部分精干人员分流到民生地质新领域,出现了不少新经验。云南局基地物业开发和“云南购”电子商务平台的开通,开辟了全新业务渠道;贵州局旅游资源大调查和地热勘查开发,与地方政府发展思路紧密贴合,效果良好;西北有色地勘局在巩固矿业开发基础上,现已形成集勘查、开发、精炼、营销、交易、回购和产融一体化的完整黄金产业格局,延长黄金产业链,并积极开拓民生地质市场;青海局“绿色勘查”的理念和做法,为今后工作提供了有利借鉴;华东局发展油气勘探、海洋地质、盐碱地治理和产业化,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来自全国有色地勘行业勘查、研究等单位及《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有色金属报》等媒体的140余名代表参加论坛。西北有色地勘局(地矿集团)、黄金集团领导班子成员、部分二级单位和本部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